

以产聚才,以才兴城,专场招聘会架起校政企协同桥梁。2025年3月13日至14日,芜湖市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联合鸠江区、湾沚区、经开区、弋江区四区,举办“青蓝筑才·职引未来”安徽建筑大学高校毕业生“青蓝工程”专场招聘会。
活动定向邀请安徽建筑大学近400名电子信息类、机械工程类高校学子来芜,通过产业园区参访、重点企业推介、岗位精准对接等环节,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。
此次活动,三只松鼠、埃夫特智能装备、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等1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1000余个,覆盖智能制造、新能源、信息技术等芜湖市“首位产业”领域。活动期间,超100名参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,彰显了芜湖产业吸附力与人才政策的精准度。
此次招聘会是芜湖市落实“人才强市”战略的缩影。作为“双招双引”工程和“紫云英人才计划”的核心载体,芜湖市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自2022年成立以来,已累计服务青年人才超3万名,构建起“认知实习+青蓝工程”双轮驱动模式。
基地通过“城市感知+产业浸润”培育体系,将实习实践从传统技能培训升级为城市认同培育,让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在感知芜湖创新脉搏中锚定职业方向。同时精准对接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用人需求,切实将城市创新势能转化为人才留用实效,助力大四学生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“就业直通”。
正如基地运营负责人夏荷所言:“基地不仅是就业驿站,更是青年与城市双向选择的‘第一站’。”
走进芜湖市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,宿舍、食堂、文娱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,从5-12天认知实习到6个月深度实践,基地以“全周期服务”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。其创新打造的“青蓝工程”直击中小企业引才痛点,通过前置企业面试环节、定制化岗位匹配、政企校三方联动的合作机制等举措,缩短毕业生职场适应周期,切实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快、更好、更稳地融入职场,有效促进实习经历向就业成果的转化。
基地的更深层价值在于搭建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生态。一方面,联动江南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等“双一流”高校建立人才输送管道并共建实习就业基地;另一方面,整合企业、人才、高校、政府资源,形成“政策牵引-平台支撑-企业承接-人才就业”闭环,搭建校政企可持续性合作平台,为芜湖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。
芜湖市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蓬勃兴起,标志着城市人才工作从“单点突破”向“系统重构”跃升。基地以“引育聚留用”全链条服务为核心,打造三大核心价值:其一,成为城市人才流量入口,通过“认知实习”吸引潜在人才,依托“青蓝工程”转化就业存量;其二,推动产才深度融合,围绕人工智能、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质生产力领域,定向输送技能匹配型人才;其三,构建开放包容、充满活力的“人才创新生态”,通过青年联谊沙龙、创新创业论坛等多元化交流活动为载体,让人才拥有“落地即融入”的温暖与归属感。
这一实践呼应了芜湖“新春第一会”的战略部署——将“双招双引”作为一号工程,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。正如基地创始人卜颉所述:“基地的使命是大学生就业而生,同时也为城市和企业注入‘人才活水’,让天下英才与芜湖共成长。”
自基地设立以来,不断为芜湖重点产业输送人才,带动产学研合作项目,真正实现“人才集聚-产业升级-城市发展”的良性循环。
从一场招聘会透视一座城市的雄心,芜湖正以“敢为人先”的魄力书写人才工作新篇章。芜湖市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作为关键的“人才枢纽”,不仅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,更探索出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新路径。未来,随着“引育聚留用”生态的持续完善,芜湖必将以更强人才磁力,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